飯店check in之後,就迫不及待來逛夜市啦~~
這次住宿地點真得很棒,樓下就是夜市,逛完就可以快點回飯店休息
搭上秋冬補助的列車,拿到夜市抵用券,一房有200元的補助,不過好像不是每個攤位都有,所以可以在使用前先詢問一下會比較好唷~
來到基隆,又是秋天這個季節,當然要來吃螃蟹啦~~
況且自己已經有幾天作夢都夢到螃蟹,想吃想到夢裡去XDD
廟口夜市也跟其他地方很不一樣,超多海鮮的攤位,每一攤都很用力在招攬客人
這是我們品嘗的其中一間,點了招牌的奶油螃蟹還有帝王蟹腳
因為太餓了,剛好隔壁是藥膳排骨的攤位,就順到點了一碗湯來充點飢
因為生意太好了,等了10幾分鐘,我們的帝王蟹腳才來,雖然分量不多,但看到這滿滿juicy的肉,口水狂流阿~
緊接著是我們的奶油螃蟹,奶油香搭上軟爛的洋蔥混雜著湯汁,非常可口
雖然說想吃螃蟹,不過真得很不會吃,殼好多,很難弄得乾乾淨淨,吃的超狼狽
不過別小看才這兩樣料理,費用不便宜阿~而且分量真的都不多,讓人有點吃不過癮
說到廟口夜市,就表示真的有廟阿~
這個夜市就是以仁三路上的「奠濟宮」為中心聚集, 「奠濟宮」又稱聖王公廟,供奉開漳聖王為主神,創建迄今已有144年之歷史,開漳聖王威靈顯赫,香火鼎盛, 為基隆市民之信仰中心,與基隆慶安宮 ,基隆城隍廟 合稱基隆三大廟。
來到廟這裡,當然要跟神明打個招呼,以示禮貌,也請神明保佑我們旅程一路平安。
而在廟口這裡有兩間有名的鼎邊銼攤位,一間是「邢記」,一間是「吳記」,之前看過介紹但忘記是哪一間好吃,似乎各有擁護者,所以我們就在這猶豫超久,最後選了「邢記」。
這個就是鼎鼎有名的「鼎邊銼」啦~
小知識時間:鼎邊銼的源起
明末清初戰亂時期,農民首領-闖王李自成被官兵追打鄉間,向農家乞討來果腹的「逃難點心」。是有名的特殊小吃之一,其製作過程與春捲皮相似,不同的是,春捲皮是以麵粉製成;鼎邊趖是以米磨成粉調水成糊,沿火熱的大鍋邊緣一抹而製成的薄皮,吃起來有點像粿仔條。取出切絲,再與以蚵仔、金針、木耳、荀絲、魷魚絲熬成的湯料同煮,便是一道風味獨特的小吃。據說它最早是福州菜的一種。鼎邊銼一般都是煮湯吃,將所有的材料放進大鍋裡煮熟,再放進小碗裡。雖然是小小的一碗,內容卻是芳香無比,夏天食用特別爽口。傳統的「鼎邊趖」是福州小吃,常被福州人作為主食,不一定是湯食,有時乾吃,但是不論如何烹調,配料並不多。
白白一整捲的就是鼎邊銼,吃起來很Q彈,超有嚼勁,咬久很累,到是他的湯汁我覺得很可以,喜歡他的高麗菜清湯~
這之間,我們還有吃一到有名的炸天婦羅,算還可以啦~
不知不覺也就這樣有點飽足感,該來點甜點
原本想要品嘗泡泡冰,但是人實在是太多啦~~只好放棄!
最後選擇這間三兄弟豆花,一漾人潮也是有夠多的,但是我覺得這個真的還好,不知道是在有名什麼
就在要回飯店時,男友大大真心覺得螃蟹吃得不夠爽,決定換家再吃一次!
這次特別挑了一隻母沙公來吃
老大心情愉悅,看到滿滿一大盤
母蟹的卵黃非常得飽滿,挖都挖不完,吃到都累了
雖然感覺新鮮程度有差一點,但至少有滿足吃到蟹膏的感覺~!
最後離開夜市前,發現特別的東西,點了一到特別的酒釀加蛋湯圓
看這圓滾滾的湯圓,看起來真是不錯吃
滿滿的酒香氣
結果吃一口,我就完全不行了,這真得是太特別了,這味道不是很可以接受,真得很神秘
留在嘴巴還會有種澀澀的味道,我想這道料理,有品嘗過就好XD
吃飽喝足,最後來到港邊散步,雖然天空中飄起小雨,但是不減我們愉快的心情
珍惜每一次出遊的日子,期許明天也能如此順利~